|
社群营销,你真的做对了吗?时间:2019-01-18 根据邓巴定律,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。我们常常说要断舍离,要定期删掉不联系、无价值的微信好友,但是对于从事微信营销的人而言,微信好友几千上万都是很正常的事儿。如果仅仅只能稳定维系150人的关系,那这生意还怎么做大嘛! 打破邓巴定律,做好社群营销,只需要这六步。 再小的个体,都有自己的品牌。 再小的个体,也要有自己的社群。 一个健康的长寿的微信群是基于互动才有价值的自生式生态系统,它既能满足成员的某种价值需求,又能给运营人带来一定回报,才能形成良好循环。 一、社群营销第一需要具是满足某个主题的优质价值输出 比如晓涵plus社群,通过这个社群,你可以得到: 1.新媒体运营/品牌营销策划方向,晓涵专场分享,每年不少于6次; 2.邀请百万粉丝大咖主题分享,每年不少于3位; 3.每年拜访10-20不同领域行家/牛人,独家访谈手稿,内部分享; 4.杜绝广告,主题研讨,每天更新,解剖案例,洞悉内幕; 5.群内自媒体互推,同行交友,跳槽合作,结交高质量朋友圈; 6.专业交流,出谋划策,解决困惑。 二、具有一个活跃的灵魂人物,也就是社群领袖 通过大量咨询研究分析,将社群的角色分为内容创造者、评论者、搜集者、参与者、围观者、不活跃分子。 他们各自的诉求不一,相互影响和转换。 在社群运营时,必须对症下药。 如为搜集者提供有价值的干货知识,为评论者提供可以评论的话题,为围观者创造看热闹的场面,为创造者提供思考的资源和刺激。 但这些成员中,最核心的莫过于社群的意见领袖,即活跃的灵魂人物。 他可能兼任思考者、组织者多重身份。 如果一个群有两三个这样的意见领袖,能激活其他成员,且能碰撞出很多有深度的内容火花。 这也是社交媒体的具有天然渠道的魅力,它集合了一群有温度有情怀的人,它链接的是“人性”,它输出的是“价值观”。雷军,罗胖,大熊都是极其厉害的社群领袖人物,这方面,格力董小姐就略输一筹了。 三、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 任何群体,无规矩不成方圆。社群的最高境界是全民自治,得建立在高度磨合、默契之上。大部分社群都是自治加人治。 说白了,就是有统一、严格、被高度认可的群规。 我曾混迹一个收费读者群,群主十分强势,只要看到发广告者便踢,没有二话。 其他群发个红包也许可以了事。 这个群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影响力,大家也愿意追随,所以,这个群的氛围是相对“干净”的一个。 四、有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活动策划 活动,能迅速催化社群的“温度”。活动,能让成员有参与感。 通过微商的发展也可以看出,微商是不断通过活动来提升影响力的,如出国旅游,抽奖,返利。 活动的策划需要结合社群的主题和成员的诉求。任何活动中,红包接龙互动屡试不爽。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。微信红包是一个伟大的“发明”,可以好好利用。 线下的交流活动,更是维持社群关系链持续发展的重心环节。面对面的沟通体验能迅速拉近群里成员的关系,通过真实场景强化社群的存在感,丰富成员的体验,加深关系链的沉淀。 潇洒姐的趁早社群便在很多城市的分会有线下见面会,每次场面火爆,这种余热又能持续到线上,让话题继续引爆。 五、要打造独特又好玩的社群文化 社群一定要好玩。 不好玩,不传播。 玩着玩着把钱赚了把东西学了,相信这样的群文化每个人都能接受。 我曾在秋叶ppt群了混迹过,他们的群文化就很有意思。一进去就先得自我介绍发照片被调戏,做的好的作品会有人打赏,群员之间更是无节操自黑。每周还有达人做干货分享。 他们的群文化便是:一入秋门深似海,从此节操是路人。 这种体验让人感知到群里的每个人都有感情的,有温度的,互相认可且好玩的。 有种有趣有料的逻辑思维社群之前做的“团要”和吃霸王餐,也是不断给粉丝制造惊喜,提升参与感,占商家便宜。 大熊会的宗旨是带领粉丝发财,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社会化营销社群。 社群的核心在于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,规模巨大又情感趋同的最大社群,便是宗教了。 六,社群营销的核心魅力在于“裂变”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原始的部落情节,开放的互联网带来无限的信息量。 每一个社群都一场化学实验,未来的互联网是垂直社群的时代。 仅仅从口碑营销的角度思考,一个企业品牌和消费者的弱关系能通过社群变成强关系,未来也许大家不再相信明星代言的广告,而是相信某个领域意见领袖的推荐和某个朋友的分享。 小米早期的发烧友文化即是社群的雏形,他们最早找到100个铁杆米粉,这些米粉不断裂变,他们影响到的粉丝量17万,都是有血有肉的产品代言人。 这些粉丝代言人也是通过小米的发布会、米粉节、体验店感受到了小米对他们的热爱,进而迸发巨大的商业价值。 此外,对于社群成员人数也要合理控制。根据邓巴定律,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。精确深入交往的人数是20人,这些由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,过量的人和信息,是低效的传播,会提高获取信息的成本。 500人的微信群,基本相当于在管理一个公司了,岗位各司其职,在线上的方式就更难管理过来。相对科学的长寿健康微信群qq群基本人群都在50-150人以内。 人不在多,活跃就好。 现在,很多明星已经意识到社群经济的厉害,开始逐步把粉丝社群化,试图与粉丝产生共振。而对于企业而言,建立一个社群很简单,关键是如何把社群运营与产品链接起来,社群营销的挑战,对很多学校来说还是一片处女地,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。 |